当前位置:首页 > 知道问答 > 正文

白芷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白芷的功效作用及禁忌介绍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文章目录:

  1. 白芷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白芷的功效作用及禁忌介绍
  2.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 白芷(中药)详细资料大全

一、白芷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白芷的功效作用及禁忌介绍

1、功效与作用: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白芷还有美容功效,挑选大而色纯白无霉迹的白芷,取其根部,碾为极细末,掺入到一小瓶普通护肤品中,充分搅拌和匀,坚持使用,有一定的增白效果。

2、禁忌:在使用白芷时,可以单独使用白芷,也可以搭配羌活、防风、薄荷、蔓荆子、菊花、石膏、黄连、苍耳子、辛夷、蒲公英、瓜蒌等中药来使用,阴虚血热人群忌服白芷。

二、白芷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白芷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白芷发散风寒,且有止痛、通鼻窍等作用,故主要用治风寒表症兼有头痛鼻塞的病症。如头痛剧者加羌活、细辛;鼻塞者配藿香(主要为理脾肺之气)、薄荷等。

  2、白芷用于妇女白带:白芷温燥寒湿,主要用治寒湿白带,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属湿热带下,也可配清热燥湿药如黄柏、椿根皮等同用。

  3、白芷用于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白芷祛风止痛,主要适用于病在阳明经者,头额、眉棱骨、上下龈都属于阳明经循行部位,因此都可用白芷进行治疗。治头痛可配蒿本、蔓荆子等;治眉棱骨痛属风寒者可单独应用;属风热者可配黄芩同用。

  4、白芷又为治鼻渊要药,有化湿通鼻窍之功,多配合辛夷、鹅儿不食草等同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还可用于毒蛇咬伤,有解蛇毒作用,古代有单用煎汤内服,用渣外敷的记载,现代有些蛇药解毒片即有本品配伍在内。

  5、白芷用于疮疡肿痛:白芷治疮疡,初起能消散,溃后能排脓,为外科常用的辅助药品。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在消散疮疡方面还可以研末外敷。

  白芷用药禁忌:

  阴虚血热者忌服白芷。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吃法,你一定想不到还有这种作用,51秒带你了解

三、白芷(中药)详细资料大全

白芷,中药名。为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主要变种有杭白芷、祁白芷、白芷(原变种)、台湾独活。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 :白芷
  • 别称 :薛芷、芳香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伞形目
  • 科 :伞形科
  • 属 :当归属
  • 种 :白芷、杭白芷
  • 分布区域 :东北、华北地区
  • 采收时间 :夏、秋二季
  • 用量 :3-10g
  • 毒性 :无毒
入药部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相关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炮制方法,生理特性,产地,相关论述,

入药部位

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肺,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主治

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

相关配伍

①与防风、羌活等同用,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 ②与薄荷、菊花、蔓荆子同用,用于外感风热。 ③与石膏、黄连同用,用于牙痛。 ④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用于治鼻渊头痛。 ⑤与蒲公英、瓜蒌同用,可用于痈肿疮毒之乳用不起;与金银花、天花粉同用,可用于痈肿疮毒之脓出不畅。 ⑥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同用,可用于寒湿带下;与车前子、黄柏等同用,可用于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禁忌

阴虚血热者忌服。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哂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后,切片干燥。

生理特性

常生长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及山谷地,白芷适应性很强,耐寒、喜温和湿润气候,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喜向阳、光照充足的环境。白芷是根深喜肥植物,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在黏土、土壤过沙、浅薄中种植则主根小而分叉多,亦不宜在盐碱地栽培,不宜重茬。白芷抽蓄后,根部变空心腐烂,不能作药用。冬季若土壤干旱而遇冻,幼苗容易冻死,但若土壤湿润,则幼苗可忍受-6~-8℃低温。在过于寒冷的高山地或荫蔽的地方,生长不良。

产地

主产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国内北方各省多栽培供药用。

相关论述

1《纲目》:“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阳明;性温气厚,行足阳明;芳香上达,入手太阴肺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治鼻渊、齿痛、小便出血,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鼻衄、刀箭金疮。” 2《本草求真》:“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且其风热乘肺,上烁于脑,渗为渊涕;移于大肠,变为血崩血闭,肠风痔瘘痈疽;风与湿热,发于皮肤,变为疮疡燥痒;皆能温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风悉去,留结之痈肿潜消,诚祛风上达,散湿火要剂也。” 3《本草正义》:“白芷,气味辛温,芳香特甚,最能燥湿。《本经》所谓长肌肤而润泽颜色者,以温养为义,初非谓通治外疡,可以生肌长肉;乃《大明本草》竟以治乳痈、发背、瘰疬、痔瘘、疮痍、疥癣,谓为破宿血,生新血,排脓止痛云云。洁古亦谓治头面皮肤风痹燥痒。濒湖且谓色白味辛,性温气厚,阳明主药,痈疽为阳明湿热,湿热者温以除之,故排脓生肌止痛。颐谓辛温上升之品,可治寒湿,必不可治湿热,而溃疡为病,湿热者十之九而有余,寒湿者十之一而不及,胡可以统治痈疡,抱薪救火。”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白芷色赤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