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国医大师李振华的“养胃方”!治胃发胀、胃灼热、胃隐痛,请保留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华脾胃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如何应对胃阴不足型的胃炎。

好多年前,我遇上过一位患者。

这个人啊,男性,40多岁,是一家单位的领导。

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唯独这个胃不好。

他有胃炎,是老毛病了。近些年,逐渐加重,主要表现就是胃里头隐痛、嘈杂、热乎乎的,什么都吃不下,稍微吃点饭就饱了,肚子胀胀的,不停地嗳气,动不动还恶心。

另外,整个人口干舌燥,手边不离水壶,大便偏干。

由于胃不好,此人常年吃不好饭,结果弄得身体消瘦、面色不好,身体疲倦乏力。

看舌脉,发现舌体瘦小,舌质红而干,缺少津液。舌苔几乎是没有的。

这个人,把手头能用的胃药都用了,效果一般。

图片

他问我,他的胃还有没有救了?是不是将来要发展成胃癌?

我告诉他,从中医的辨证角度看,你的问题属于胃阴不足。我给你用养阴和胃法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如果不好,就赶紧想别的办法。

我尝试写了一张配伍。什么呢?但见——

沙参20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白芍20克,山楂15克,知母12克,鸡内金10克,花粉12克,丹皮10克,乌梅肉10克,陈皮10克,生甘草3克,竹茹10克。

所有这些,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以后,就觉得胃里头特别舒服,不像从前那么灼热嘈杂了。

后来,再用一段日子,不适症状基本消失,于是停药。据了解,此人后来又发作了一两次。每一次,他都用这个方子自己调治,效果很好。再后来,听说他的胃病就很少发作了。

当然,这也离不开人家很强的自制力。此人自从喝上中医汤药以后,把烟酒都戒了,而且几乎不碰烧烤、烹炸类的食物,坚持清淡饮食。这个毅力,一般人是比不了的。

这里头有什么学问呢?我给你说说。

其实,我用的方子,不过是借花献佛而已。它是国医大师李振华先生的验方。

李振华先生,我国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1924年出生,2017年离世,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河南中医学院院长。他在脾胃病学领域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

早年,我曾随老师参加过一次关于中医脾胃病诊疗经验的研讨会。会议期间,主办方下发的资料里,介绍了李师验方的精髓之处。我觉得挺好,就收藏起来了。

我给你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图片

其实,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属于典型的胃阴不足。

什么是胃阴不足?中医讲,脾喜燥恶湿,胃恰恰相反,它喜湿恶燥。胃里头,必须得有阴液。有了阴液,它才能完成对事物的腐熟、消化。这就好比做饭的时候,锅里没有水,你怎么做饭啊?所以,胃阴,是保证胃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

但问题是,有些人,胃阴偏偏不足。尤其是一些老胃病患者,日久容易伤及胃阴。胃阴不足,胃体失养,就会胃痛。虚热内扰,患者就感觉胃里头热乎乎、乱糟糟的。阴津不足,虚热内生,所以患者往往口干舌燥、咽喉干燥、舌体瘦小、舌发红而少津。有些人的舌苔,甚至类似地图舌,有剥落现象。

胃气主降。如果胃阴不足,胃气不降,那患者就胃胀、嗳气、纳呆、吃一点就饱了,甚至时时欲呕。

这个时候怎么办?关键就是给胃来滋补胃阴。这是重中之重。

好了,现在看看我借用的,李师的方子——

沙参20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白芍20克,山楂15克,知母12克,鸡内金10克,花粉12克,丹皮10克,乌梅肉10克,陈皮10克,生甘草3克,竹茹10克。

这里头,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用于养阴滋阴。

白芍、乌梅肉、生甘草,这三味药酸甘化阴。而且白芍本身还能解痉止痛。

知母,清热润燥,可以化解患者胃中燥热之感。

大队滋阴要用下去,会不会滋腻?为了防止这一点,用陈皮、山楂和鸡内金来健脾、行气、促消化。

丹皮一味,用于凉血清热。

由于患者频频嗳气欲呕,所以加一个竹茹。竹茹可以清胃热、降逆止呕。如果患者没有嗳气欲呕的事儿,竹茹可以不加。

这就是基本的意图。我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总之,李师的这张验方,是养阴和胃、理气清热的一张配伍。据我所知,临证还可以有加减。气滞胃胀严重的,可以加枳壳等。血瘀严重的,加丹参桃仁等。伴发易怒失眠的,加入夜交藤栀子等等。便干的,加火麻仁。总之,随症变化。

图片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借鉴、参考。这是我偷学来的一点经验,希望你不要嫌弃。

其实,我们现代人,几乎人人都有点胃病。我说这话不夸张的。不信你就去医院看体检报告。那上头提示浅表性胃炎的人,数不胜数。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胃不好,更是许多职场人的通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医治疗胃病的一些经验、思路作以了解。对一些好经验,我们可以适当学习。

而李师的这张验方,的确是其中值得效法的经验。它用药虽然平淡无奇,但是立意和思路十分明确,药性也相对平和。故而,我建议老胃炎患者,不妨认真收藏此方。必要的时候,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记,它适合的是胃阴不足型。不是这个症型的人,不要用。辨证要点,如前所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另外,我跟你说句实话——胃病是自己作出来的,也是靠自己才能养好的。比如说上头我遇上的那位患者,人家就了不起,知道自己胃阴不足以后,所有可能伤及胃阴的事儿,如嗜好烟酒、辛辣饮食等,都扔下不做了。人家这样,才有可能把胃彻底养好。如果只顾着用胃药,不去注意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那你的胃病就不可能养好,用再好的方药,也是无济于事的。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