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治病的核心方法是“八纲入手”“确三病位”“准辨六病...
- 健康知识
- 2024-06-01
- 166
老中医理度居士
《伤寒论》有其相对独立的辨证论治体系,与其他经典的理论体系的联系基本无关,历代经方家的以经解论值得商榷。本人认为,现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提出的《伤寒论》确立“三病位”,即表位(证),半表半里位(证),里位(证)是符合仲景的本意的;但胡老的“辨六经”应当确切为“辨六病”,其根据是:《伤寒论》中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六篇,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后并没有“经”字,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并等于“辨太阳经病脉证并治”,也就是说,太阳病并不是“太阳经病”;阳明病并不是“阳明经病”;少阳病并不是“少阳经病”,太阴病并不是“太阴经病”;少阴病并不是“少阴经病”;厥阴病并不是“厥阴经病”。《伤寒论》的“六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与《黄帝内经》的“六经病”(太阳经病:手太阳小肠经病和足太阳膀胱经病;阳明经病:手阳明大肠经病和足阳明胃经病;少阳经病:手少阳三焦经病和足少阳胆经病;太阴经病:手太阴肺经病和足太阴脾经病;少阴经病:手少阴心经病和足少阴肾经病;厥阴经病:手厥阴心包经病和足厥阴肝经病)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即“太阳病”不等同于“太阳经病”,一字之差,两个概念,例如,《黄帝内经》等经典的少阳经病就是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和络属部位的病证,而《伤寒论》中的少阳病是“口苦,咽干,目眩”的、病位在半表半里的、病性为实热的阳性病证。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和络属部位的病证有可能出现“口苦,咽干,目眩”,也可能不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的证,出现了,可用小柴胡汤,不出现,用小柴胡汤无明显效果,这就是混用《黄帝内经》理论用经方而效果不显的原因。兹将《伤寒论》“八纲入手”、“确三病位”、“准辨六病”的核心内容列表如下:
《伤寒论》“八纲入手”“确三病位”
“准辨六病”“精辨方证”表
表中概念的解释:
正:指人体气血、阳气相对旺盛;邪:外邪有风、寒(冷)、暑、湿、燥、火,时疫疠气等,內邪有1.食毒(食物过多、营养过剩如肉蛋奶盐糖超出正常所需),2.水毒(水饮代谢失常滞留时久,如水肿、尿毒)、痰、涎,3.瘀血、变异细胞、死凝干血(血栓子),4.血液中多余脂肪、多余糖分、多余蛋白、动脉斑块、瘀肉(瘤癌)。5.喜怒哀思悲恐惊引起的功能失调、郁(鬱)等。《伤寒杂病论》中“寒”应是各种内外之“邪”的综合。
“六病”有其各自的提纲,“准辨六病”就是以“六病”的各自“提纲”为标准,准确辨出六病之单一病或者六病中的二合病、或者三合病,并病等复杂证候组,再以证候组找到方药叫做“精辨方证”。所以,辨方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最尖端:单一病或者二/三合病证、病位变换、治法不当出现的变证能在《伤寒论》中辨出方药;病邪(寒)久伏机体造成的机体功能性减退或者亢进、器质性病变出现的复杂证候,也能通过从“八纲入手”“确三病位”“准辨六病”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精辨方证”,确定精准用方和用药。至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黄帝内经》或者经络脏腑五行等辨证内容,是否是仲景原作或者原意,本人持怀疑或者否定。《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方证,都可以归类到六病单一病或者六病的二合/三合、并病之复杂病证,但核心不可跳出“六病”之外。
因此,《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治病救人的方法论,抓住核心、单刀直入、避开复杂的纷争,从病邪(寒)侵犯/交争部位开始首先确定病位(表、半表半里、里),再以“六病”的提纲确定属于“六病”的单一病还是“六病”的二合/三合、并病之复杂病,最后根据主要病证,确定精确的方药。那种加入天时、地理、脏腑经络、五行生克等病因病机解释,使人眼花缭乱,感到极其深奥,难以下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