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转载]圆运动学说:《黄帝内经》经文读法

《内经》曰: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自王叔和编次仲景《伤寒论》原文,自己加上伤寒例曰,中而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于是后世遂谓冬日受有寒气,藏在人身,至春变成温病。春日受了风气,藏在人身,至春变成飧泄。夏日受了暑气,藏在人身,至秋变成病疟。秋日受了湿气、藏在人身,至冬变成咳嗽。

果然如此,试问如何用药。治夏日飧泄,岂不要用散风的药乎。治秋日疟病,岂不要用清暑的药乎。治冬日咳病,岂不要用去湿的药乎。治春日温病,岂不要用搜寒追毒的药乎。如此用药,必定要将病治重的。世人治温病喜用大清大下之剂者,其根据即在叔和冬日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一语。而且因此根据,并认《内经》春伤于风,夏生飱泄云云,实系风藏在人身,至夏变为飱泄云云了,学中医者,容易学错,此其大概也。如要学不错,必须将大气升浮降沉中的圆运动,按着春夏秋冬五行六气的原理,整个的实地体验明白,自然了解《内经》文义之所在。

盖风者,春木疏泄之气也。平人大便不病飱泄,全在小便清通。小便清通,全在木气疏泄。春日损伤了风木之气,当春之时,风木当令,虽或被伤,仍能疏泄,小便清通,故不病飧泄。到了夏令,风木气退,无力疏泄水分,水分混入大肠,故飱泄也。所以治之之法,必用疏泄助木气之药。

暑者,夏火燔灼之气也。平人汗孔开通,荣卫无阻,不病痎疟。汗孔开通,全在火气充足,夏日伤损了火气,汗孔不开,当夏之时,火气虽伤,汗孔虽闭,大气尚未收敛,故不病疟。到了秋令,火气已退,汗孔不开。秋金收敛,将荣卫之间所停积的污垢,敛于血管之中,阻碍荣卫的运行,遂成疟病。疟病的寒热往来,即荣卫阻而复通,通而复阻之故也。所以治之之法,必用开通肺金之药。

湿者,土气运化之津液也。平人肺家滋润,收敛下行,气道流通,不病咳嗽。秋日燥金司令,湿气全收。秋时伤损了湿土的津液,当秋之时,燥气虽然司令,白露尚未成霜,肺家津液,尚未枯涩,肺气下行,尚能通利。到了冬令,阳热归下,万物坚实,肺家津液枯涩,气降不下,阳热逆冲,故病咳嗽。所以治之之法,必用润脾肺助津液之药。

寒者,冬水封藏之气也。平人水气能藏,阳根不泄,养成木气,交春阳和上升,化生心火,煦和畅遂①,不病温也。阳根者,藏则为生气,不藏则化邪热。冬日伤损了水的藏气,阳根外泄化热。泄之盛者,在本冬即病冬温,泄之不盛者,冬时木气未动,尚未发生疏泄作用。一交春令,木气疏泄,将木气本已根气,摇泄而起。木气失根,故病温病。温病都是虚证,原因即在于此。所以治之之法,必用培养木气之药。

①“遂”:疑应为“达”。

所以《内经》又曰:冬不藏精,春必温病。凡冬时咳嗽不寐出汗劳心多欲等事,皆不藏精的事。人在冬令,如能藏精。交春令后,本身的木气,根本深稳,不随时令疏泄之气摇动起来,方不病温也。叔和搜集《伤寒论》原文,厥功大矣。妄加序例,其罪不小。

况且《内经》有云,风寒伤人,使人毫毛毕直。如何能藏在人身,安然无事,等到来春,才发作乎。毒字一层,惟多日阳气甫藏,即泄动出来,明年岁气,根本动摇,大反造化的常规,这才是毒气。所以冬温之病,人死甚速且多。地下无阳,成了毒气,鼠先感受,故鼠先死,才是毒气也。

《内经》又曰: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人又抓住此条。认为是王叔和伏寒变温病的铁证,其实不然也。《难经》曰,伤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湿温,四曰热病,五曰温病。这二曰伤寒的伤寒二字,才是麻黄汤证的伤寒。伤寒有五的伤寒二字,乃外感的通称。《内经》病伤寒而成温的伤寒二字,就是同《难经》伤寒有五的伤寒二字是一样意义。言先夏至日病外感谓之病温,后夏至日病外感谓之病暑。并非冬日病麻黄汤证的伤寒,冬日不发作,到夏至前变成温,到夏至后变成暑也。至于温病舌绛热深,乃本已肝肾先热,又病温病,故热较深,谓为本身伏热则可耳。经文的读法,应当如此,便合圆运动的原理,将冬伤于寒的寒字认定是藏字,便合圆运动的原理。益寒益藏,乃造化自然之事也。合圆运动云者,合宇宙造化也。

喻嘉言谓《内经》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独无伤于燥之条,为《内经》遗漏。殊不知风为木气,暑乃火气,湿乃土气,寒乃水气,若是伤了,都要出病。性独燥气,伤些才好。因造化的圆运动,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秋金收降,以其凉也。凉则收,过于燥则不收,凉则降,过于燥则不降,惟能将燥气损伤些,秋金凉降无阻,相火收于土下,藏于水中,四序安宁,大气的运动乃圆,物体的生活乃康也。伤些才好云者,言秋冬万物坚实,乃金燥之功。过燥则病耳。

内经的学说 四气调神论

阐释易经、河图、五行的奥秘" alt="圆运动学说阐释易经、河图、五行的奥秘" src="" ="">

所以中医《内经》有曰:“春三月此为发陈……,逆之则奉长着少,夏为寒变。夏三月此为蕃秀……,逆之则奉收者少。秋三月则为容平……,逆之则奉藏着少,冬至病重。冬三月此为闭藏……,逆之则奉生者少。”

又曰:“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上,故不下也。云雾不精,故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云云。

发陈者,去年秋收冬藏陈旧的阳气,今年春时由地下的水中而发生于地面,万物发生也。逆了春气,便少了夏气之根,故夏病寒也。蕃秀者,发生于地面的阳热,夏时盛长于地面之上,万物蕃盛而秀实也。逆了夏气,便少了秋气之根也。容平者,夏时地面上阳热多,地面下阳热少。秋时大气,压力增加,将地面上极多的阳热,收容于地面之下,地面上下阳热平匀均也。逆了秋气,则冬气无根,冬气阳少,故病重也。闭藏者,此收容于地下之阳热,愈收愈深。入冬以后,此阳热即藏于地下之水中。闭固不泄,以为来年春夏生长之根也。逆了冬气,则春气无根也。但是水之能藏阳热,全赖冬令寒冷。若冬时不寒,封藏无力,水中所藏的阳热,散漫消亡。则地面之下,无藏德上升于天。天空之间,即无雨露下降于地。天气本来清净光明,无雨露无云雾。雨露云雾皆地下水中所藏的阳热上升成的。上升下降的交通停息,成了无中气的表现。中气乃万物的生命,今造化无中气以施于万物。极有名之大木,必多枯死,而况人乎。读《内经》需择其事实上有理由者读之,《四气调神论》之类是也。内经非一人手笔,所以有合理处,有不合理处。

《内经》又曰:“夫虚者气出也,夫实者气入也。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之时,地下水中所藏的阳气,升出地面之上,地面之下阳气减少。造化个体与人身个体皆以中下为本。今中下阳气外出,故曰虚也。秋冬之时,地面之上所盛满的阳热,降入于地面之下的水中。阳气入于水中,中下阳足,故曰实也。圣人知春夏阳虚于下,故一切起居饮食,皆注意保养中下的阳气。此时不知保养中下阳气,必不免外热内寒,上热下寒诸危险病也。圣人知秋冬阳实于下,阳气是往上浮的,虽实于下,仍易浮动上来。必须阴气充足,方能将阳降而藏于水气之中。故一切起居饮食,皆注意保养中上的阴气。此时不注意保养中上的阴气,阴气不足,封藏不住在下的阳气。来年春夏,根本亏伤,必病极危险的温病也。故春夏以寒药治病,伤损下部的阳气,秋冬以热药治病,扰动下部的阳气,多坏。

宇宙大气圆运动的造化个体的力量,地面上得一半,地面下得一半。而根本则在地面下之一半。人之雪兆丰年,不知冬令雪大,次年丰收,乃因雪能封藏地面下的阳气。冬令雪大,地下阳足,岂止次年禾稼结实特多,人身亦加康健也。人知冬令鸣雷,次年不利。不知冬令鸣雷,乃地下封藏的阳气,往外消失。次年由地下生出地上的大气,成了无根的病气。岂知五谷缺收,民病犹不易治。因去年是今年的先天,今年是明年的先天也。

南方的井水,冬至后一日,比冬至前一日,温度减少。冬至阳生,阳生则升,故井水冬至后一日温度,较冬至前一日减少。北方的井水,冬至前一日比较冬至后一日,以致大寒之前,温度并无差别。雪大冰厚,地下水中,封藏气足,阳热不外泄也。所以人在北方居住,则身体健康。移住南方,则觉疲乏。大气中的阳,足与不足之分也。前人谓五月间井内须防有毒,五月不可淘井。因五月间,地面下阳气少,井内阴盛之故。

交秋之后,居住北方,住到春季,始往南方。一到南方,便觉呼吸清快,身体舒适。交秋之后,居住南方,住到春季,始往北方。一到北方,便觉身体疲乏,精神摇动。南方大气秋冬收藏之力量小,北方大气秋冬收藏之力量大。收藏大疏泄亦大,收藏小疏泄亦小。收藏者入也,疏泄者出也。入多出少故健美,入少出多故疲乏也。惟中气充足,身强年壮之人,本身的圆运动健全,不随大气以俱偏者,乃无如是之感觉。若中气不足,与年老之人,无不有如此感觉者。大气有南北之差,所以医药有南北之别也。所以上文研究造化宇宙的个体,重在此生物个体所在地整个的春夏秋冬。不可将南方的春夏,与北方的秋冬作一整个看。亦不可将北方的春夏,与南方的秋冬作一整个看。

违反常规的影响

[转载]圆运动学说:《黄帝内经》经文读法

人身乃造化的大气所生,人身也是一小造化。身之左部应东方,属春气;身之胸部应南方,属夏气;身之右部应西方,属秋气;身之脐部应北方,属冬气;胸脐之间应中央,属中气。中气旋转于中央,四气升降于四维。造化之气,运动常圆,人身即得健康。运动不圆而反常,人身即多疾病。大气运动失圆而反常,大气之病也。大气病,人气亦病也。

类如:

冬令以寒藏为常。倘或冬令之后,气候忽暖。水中阳热,当藏不藏。水中阳热,在造化为中气之根,在人身为生命之本。今当藏不藏,泄出地面。外则化为邪热,内则根本空虚。人与造化同气,于是冬温等病发生,人多死亡也。鼠疫即冬温之最重者。

春令以温生为常。倘或初春之时,气候过温。水中应当上升的阳热升的太过,则阳根拔泄,人与造化同气,于是春温等病发生,人多死亡也。腥红热,即春温之最虚者。

夏令以热长为常。此时太阳盛满地面的热,以下降土中为贵。夏日雨多,则阳热下降。酷热无雨,则阳热不降。人与造化同气,如阳热不降,于是霍乱等病发生,人多死亡也。

秋令以凉收为常。倘或深秋之时,大气燥结不降,热气散而不收。人与造化同气,于是发生时行感冒热伤风也。

大气有病之时,惟中气健旺之人,自已本身运动能圆,然后不随大气之不圆以俱病也。

又如人身下部之气损伤,交春必病极虚弱的温病。左部之气损伤,交夏必病胸中干塞的病。右部之气损伤,交冬必病干嗽的病。本身之气损伤,不能随大气的运动以俱圆,故病。

人身一小造化的证据,病重之时,方能显现得出。因无病之时,是整个圆运动。病重之时,整个运动分开,然后显出证据。整个圆运动者气也,人身之气,即宇宙之大气。

人身生命死亡的因果

人身个体的生命,乃秉受造化阴阳二气和平升降所成圆运动的中气而来。是人身之有生命,因人身有造化的中气也。中气之亡,约分数项。一由天年已尽,中气终了而中气亡。一由疾病将人身的圆运动消灭而中气亡。或由疾病经医治误,将人身的圆运动损坏而中气亡。一由造化之大气先病,使人身的圆运动失圆而中气亡。一由不善摄身,由渐而甚,将本身的圆运动损坏而中气亡。人有生命,因人身有造化的中气。中气既亡,所以死也。吾人身体轻健,眠食甘美,精神活泼,便是中气充足之象征。病人将死之前,必欲大便与恶心欲吐,便是上下脱离,中气将亡之象征。无病之人,精神短少,眠食不甘,便是气不足之象征。

圆运动学说: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的详细说明

圆运动学说: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

圆运动学说:人秉大气的五行而生脏腑

阐释易经、河图、五行的奥秘" src=""="">

圆运动学说:中医原理之阴阳、五行

圆运动学说 阐释易经、河图、五行的奥秘生命科学:生物生命的宇宙圆运动《思考中医》阴阳的运动机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