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哲学基础(五三)/心
- 健康知识
- 2024-04-09
- 73
我们现在开始学藏象学说中的第一个脏“心”。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心”,当然要先了解心的位置。心的位置位于我们人体胸腔当中偏左。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是偏左的,当然有极个别特殊的心是长在右边,所以,我们人体的心都是偏的。因此,我们中国汉语有一个词叫“偏心”,所以,要做到完全公平是不可能的了。
我们再来看“心”的形态,心的形态象一个倒置未开的莲蕊,也就是含苞待放的荷包,很漂亮,颜色是红色的。所以,中医学是一个美的文化,是一个美的医学。西方医学是用刀子在解剖,很冷的,西医所指的心脏就是一个活体标本,没有心的灵动性。
我们的老祖宗最聪明睿智的地方就在这里,可以把一个很复杂的东西,用一个最简单而形象的词来表述出来,让我们在美的环境当中,美的喻境当中去领悟。所以,心为倒置未开的连蕊,多漂亮的形容。
在我们中国古典医籍当中,如在《黄帝内经》当中叫'君主之官’。《黄帝内经》分别把我们五脏都赋予了一个官职,所以,学中医不仅仅能够自我保健和为别人看病,学中医,大可治国,中可治企,小可治家。我们有一句话叫'半部论语治天下’。
心为君主之官,有的地方把心叫做'主’,还有的地方叫做'大主’还有叫做'五脏六腑之大主’。
人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而五脏当中又是以心为中心的。所以,把心叫做五脏六腑之大主。
什么叫'主’?这'主’字很简单的几笔,它却蕴含着中国的哲学和中国的文化。'主’又'三’才构成,天地人三才。所以,学中医,要上知天,下知地,中知人事。我们说过,中医学是具有时空概念的模型,天地是宇宙,天地是自然界。自然界当中的规律我们叫'道’。《黄帝内经》里说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腑也。这就是规律。
所以,我们人生活在自然界当中,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就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人在中间。中间的人,上不知天,下不知地,就不能了解自然界的规律,那就不能运用自然界的规律,如果不能运用自然界的规律,那就会违背自然界的规律。养生学里的第一条就叫'道法自然’,要遵循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
阴阳是我们老祖宗总结出来的,远取诸物观太阳,近取诸身观生殖。所以,知天,知地,知人,以一而贯之,谓之'王’,所以,过去叫'大王’,比'王’还的本事还大一点,那当然就是'主’。因此,心为君主之官,为大主。所以,我们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深遂的哲学的文化内涵。
心的特性就是喜动,是我们人体神明的主宰,要向我们人体全身布输血液,而血液要布输到全身,要靠心脏的不断搏动。而有的人心脏搏动不规律,于是就会出现了早搏,或者心脏过缓的现象,或者是房颤室颤。
心的特性就是喜动,从人的心脏开始形成的那天开始就是在不停的动。但是,与'动’相对应的还有'静’,心脏不停的动,是为了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但是,它必须要静下来,它的神要静,心是藏神的。神必须要静,如果神不静,那你就整个晚上就睡不着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