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中医辩证癃闭(排尿困难)

一、概述

[病名]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又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全无,病势较急者称为“闭”.

癃闭之名,源于《内经》,东汉殇帝姓刘名癃,由于避讳,将“癃”改为“淋”,或改为闭。所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都没有癃闭的名称,只有淋病和小便不利的记载。这一避讳影响极为深远,直至宋元,仍淋、癃不分。明代以后,始将淋、癃分开,而成为独立的疾病。《素问·宣明五气》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灵枢·本输》说:“三焦……实则癃闭,虚则遗溺”,阐明了本病位是在膀胱,膀胱和三焦的气化不利,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治小便不通的方剂13首,其中以葱叶除尖头,内阴茎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胀,津液大通,便愈、这是最早创导尿术治疗小便不通的记载。元·朱丹溪认为小便不通有“气虚”、‘血虚”、‘有痰”、“风闭”、“实热”等多种不同的原因,他还根据辨证论治的精神,运用探吐法来治疗小便不通。为提壶揭盖法。明·张景岳把癃闭的病因归纳为4个方面;因火邪结聚小肠膀胱者,此水泉干涸而气门热闭不通;有因热居肝肾者,则或以败精,或以槁血,阻塞水道而不通;有因真阳下竭,无海无根,气虚不化而闭的;有因肝强气逆,移碍膀脱,气实而闭的。火在下焦而膀胱热闭不通者,可以利之;肝肾实火不清者,可去其火,水必自通;肝通气逆,癃闭不通者,可破气行气。中医对本病的严重性也早有认识。在《医部全录·大小便门》中记载了《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一段话:“人有固时疾,瘥后得闭塞不通,遂致夭命,大不可轻之。”说明癃闭也可引起死亡,告诫我们不可忽视。

[西医相关疾病] 癃闭包括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尿储留及无尿症。如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尿路损伤、尿道狭窄、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脊髓炎等病所出现的尿储留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少尿、无尿症,均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二、病象

排尿困难,排尿次数可增多或减少,但每日总尿量比正常人减少,排尿无疼痛感觉。临床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尿癃阶段:是癃闭的前期阶段。癃,罢也,是指排尿欲完而不尽,时有中断的现象;癃,疲也,是指尿流无力。故其临床特征为排尿滴沥不尽.或排尿无力,尿流变细,且可出现尿流中断,每日总尿量稍有减少。尿闭阶段是癃闭的后期阶段、闭,不通也,是指无尿液排出的意思、尿闭可以由尿癃逐渐发展而来,亦可突然出现尿闭,这在某些急性热病中更为常见。本阶段每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甚则发展至点滴全无.

三、病位

在膀胱与三焦,与肺、脾、肾、肝关系密切、因小便的通畅,有赖肾、膀胱,三焦的气化作用,但从脏腑之间的整体关系来看,水液的吸收、运行、排泄,还有赖于三焦的气化和肺脾肾的通调、转输、蒸化。上焦之气不化,下输膀胱中焦之气不化,当责之于脾,脾气虚弱则不能升清降浊,下焦之气不化,当责之于肾,肾阳亏虚,气不化水,肾阴不足,水府枯竭,均可导致尿闭。肝郁气滞,使三焦气化不利,也会发生后癃闭。

四、病类

分虚、实两类。

五、病性

赠闭有虚(脾气不升、肾阳衰惫)、实(膀胱湿热、肺热壅盛、肝郁气滞、尿道阻塞)之分。

六、病程

有长有短、一般实证病程较短,虚证病程较长。

七、病因病机

病机关键:气化达不到膀胱。

1.湿热蕴结:过食辛辣厚味,酿湿生热,湿热不解,下注膀胱或湿热素盛,肾热下移膀胱,膀胱湿热阻滞,气化不利而为癃闭。

2.肺热气壅:湿热、署湿、风热之邪袭肺,使肺气郁闭,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成癃闭。

3.脾气不升:劳倦伤脾,饮食不节,或久病体弱,损伤脾胃,脾伤不能升清.胃伤不能降浊,中气不足,转输不利,气化达不到膀胱,发为癃闭。

4.肾元亏虚:年老体弱或久病体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化达不到膀胱,发为癃闭。

5.肝郁气滞:郁怒伤肝,使肝气郁结,疏泄不及,从而影响三焦水液的运行和气化功能,致使水道的通调受阻,形成癃闭。

6.尿路阻塞:瘀血败精,或肿块结石,阻塞尿路,致使便难以排出,形成癃闭。

八、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

1.病史:多由忧思恼怒,忍尿.压迫会阴部,过食肥甘辛辣及饮酒、贪凉、纵欲过度等引发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或产后妇女及手术后患者。

2.典型临床病象:详见病象部分。

3.四诊所见:可结合有关检查,如肛门指诊、B超、腹部X线摄片、膀胱镜、肾功能检查等。

(二)鉴别

l.与淋证鉴别:淋证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为特征。其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与癃闭相似,但淋证尿频而疼痛,每日排出的小便总量多正常、癃闭无排尿刺痛,每日小便总量少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二者不难鉴别。

2.与关格鉴别:关格的临床特征是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

九、辨证论治

(一)辩证要点

l.细审主因

(1)尿热赤短涩,舌红.苦黄。脉数者属热。若口渴欲饮,咽干,气促者,为热壅于肺;若口渴不欲饮,小腹胀满者,为热积膀胱。

(2)时欲小便而不得出,神疲乏力者属虚。若年老排尿无力,腰膝酸冷,为肾虚命门火衰;若小便不利兼有少腹坠胀,肛门下坠者,为脾虚中气不足。

(3)若尿线变细或排尿中断,腰腹疼痛,舌质紫黯者,属浊瘀阻滞。

2.祥辨虚实

因湿热蕴结,浊瘀阻塞,肝郁气滞,肺热气壅所致者,多属实证;因脾气不升,肾阳亏虚,命门火衰,气化不及州都者,多属虚证;若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体质较好,尿流窘迫,赤热或短涩,苔黄腻或薄黄,脉弦涩或数,属于实证;若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体质较差,尿流无力,精神疲乏,舌质淡,脉沉细弱,属于虚证。

(二)治疗原则

癃闭的治疗应根据“腑以通为用”的原则,着眼于通。

在具体应用时,通之之法,又因证候的虚实而各异、实证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水道。虚证治宜补脾肾、助气化、小便自通。同时,还要根据病因,审因论治,根据病变在肺、在脾、在肾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不可滥用通利小便之品、此外,尚可根据“上窍开则下窍自通”的理论,用开提肺气法,开上以通下,所谓“提壶揭盖”之法治疗。

(三)分证论治

1.膀胱湿热

中医辩证癃闭(排尿困难)

临床表现:小便点滴不通,或量少而短赤灼热,小腹坠满,口苦口粘,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苔根黄腻,舌质红,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方剂:八正散。

加减:①舌苔厚腻,上方加苍术、黄柏②兼心烦,口舌生疮糜烂,加导赤散;③若肾阴灼伤而出现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尖红,改用滋肾通关丸加生地、车前子、牛膝等;④小便量极少或无尿,面色晦滞,舌质黯红有瘀点、瘀斑,胸闷烦躁,少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用黄连温胆汤加大黄、丹参、生薄黄、泽兰叶、白茅根.

2.肺热壅盛

临床表现: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咳嗽,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肺热,利水道。

方剂:清肺饮。

加减:①心烦,舌尖红或口舌生疮,加黄连、竹叶;②大便不通,加杏仁、大黄;③头痛,鼻塞,脉浮加薄荷、桔梗。

3.肝郁气滞

临床表现: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胁腹胀满,多烦善怒,舌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疏利气机,通利小便。

方剂:沉香散。

加减:①若肝郁气滞症状重,合用六磨汤;②舌红,苫薄黄,口苦,加丹皮、山栀子。

4.尿道阻塞

临床表现;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紫黯或有瘀点,脉细涩。

治法;行瘀散结,清利水道。

方剂:代抵当丸。

加减:①瘀血现象较重;加红花、川牛膝;②面色不华,加黄芪、丹参③一时性小便不通,胀闭难忍,加麝香0 .09g~0.15g,置胶囊内吞服,因药力较猛,切不可多用,以免伤人正气;④因尿路结石而尿道阻塞,小便不通,加金钱草、鸡内金、冬葵子、瞿麦、萹蓄。

5.脾气不升

临床表现: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爽利,气短,语声低微,小腹坠胀,精神疲乏,食欲不振,舌质淡,脉弱。

治法;升清降浊,化气利尿。

方剂;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加减:①舌质红,加补阴益气煎;②兼肾虚证候者,加用济生肾气丸。

6.肾阳衰惫

临床表现: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晄白,神气怯弱,畏寒怕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尿。

方剂:济生肾气九。

加减:①兼脾虚证候,可合补中益气汤或春泽汤同用;②形神萎顿,腰脊酸痛,宜用香茸九;③小便量少,甚至无尿,呕吐,烦躁,神昏,治宜千金温胆汤合吴茱萸汤。

(四)其它疗法

1.取涕或探吐法:打喷嚏或呕吐,能开肺气,举中气,而通下焦之气,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通利小便方法。其方法是用消毒棉签,向鼻中取嚏或喉中探吐;也可用皂角粉末0.3~0. 6g,吹鼻取嚏。

2.外敷法:用葱白50g,捣碎,入麝香少许拌匀,分2包,先置脐1包,热熨约15分钟。再换1包,以冰水熨15分钟,交替使用,以通为度。

3.针灸按摩疗法:针刺足三里、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反复捻转提插,强刺激,体虚者可灸关元、气海,井可采用小腹膀眺区按摩法。

4.导尿法:若经过服药,外敷疗法治疗无效,而小腹胀满特甚,叩触小腹部膀胱区呈浊音,当用导尿法以缓其急。

十、转归与预后

本病若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初起病“闭”,后转成“癃”,尿量逐渐增加,是病情好转的标志,通过治疗可能获得痊愈或好转。

如果失治误冶,初起病“癃”而后转为“闭”,为病势由轻转重,此时临床出现头晕,视物模糊,胸闷喘促,恶心呕吐,水肿,甚至烦躁、神昏、抽搐等症,是由癃闭转为关格,若不及时抢救,可以导致死亡。

十一、预防与调护

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忧思恼怒。

消除各种外邪入侵和湿热内生的有关因素,如忍尿、压迫会阴部、过食肥甘辛辣及饮酒、贪凉、纵欲过劳等。

积极治疗淋证和水肿。

十二、小结

癃闭是指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癃闭需要与淋证及关格进行鉴别。癃闭的病住在膀胱、尿道,但与三焦、肺、脾、肾、肝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引起癃闭的病因病机有湿热蕴结、肺热气壅、肝郁气滞、尿路阻塞、脾气不升、肾元亏虚.治疗癃闭首先要抓住主症,辨证求因;其次要根据证候分清虚实,然后再权衡轻重缓急,进行治疗。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水道;虚证治宜补脾肾,助气化而达到气化得行,小便自通的目的。在小便点滴不通的情况下,内服药缓不济急,还可选用多种外治法来急通小便,目前临床常用的导尿法和针灸疗法,既简便又有效,可酌情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