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正文

病理报告_病理科学科发展规划3篇

  病理学是在人类探索和认识自身疾病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的发展自必受到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制约。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病理报告_病理科学科发展规划1

  齐齐哈尔医学院病理学系成立于2010年11月,是一个年轻又有活力的二级学院,现将病理学系的概况介绍如下。

  病理学系下设2个行政科室(办公室、辅导办),一个独立医疗机构(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一个教研室(病理教研室),一个实验室(微形态实验中心)和一个研究室(病理研究室),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独立法人单位。

  一、临床病理诊断中心

  资料显示[1]:医学独立实验室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美国,为医院提供医学检验技术服务。9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现代临床实验室设备自动化水平提高,医学独立实验室的有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发展迅速。独立实验室实现检验样品的集中检测,不但可以大大节省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降低错误发生率,是当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向。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独立实验室起步仅有10年。国内对独立医学实验室现实的市场需求以及由将要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而产生的对独立医学实验室新的市场需求,都将推动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继续发展。

  到2004年底,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8396家,几乎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病理科,但人员技术和硬件水平参差不齐,除中心城市的三甲医院装备有较高水平设备外,大多数中小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实验室设备简陋。迄今我国没有一个城市的医院病理诊断报告可在全市各医院通用,病人每到一家医院都要重新复查或作进一步检查,同时因病理诊断错误导致的医疗错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计数。

  为优化病理学科整体资源,提高综合实力和临床诊断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齐齐哈尔市及周边地区百姓,经黑龙江省卫生厅批准,于2009年8月21日成立了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将原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人员、物资、设备合并形成中心。

  齐齐哈尔医学院三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实力雄厚,在当地具有较高声誉,原三所附属医院的病理科技术水平较高,合并后实力大大增强,成立的中心集医教研为一体,下设病理诊断室、技术室、免疫组化室、细胞室、法医鉴定室。开设临床病理诊断、会诊、法医鉴定、临床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病理诊断中心的运行模式在东北三省只此一家。齐齐哈尔医学院的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不仅仅服务于三所附属医院,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及齐齐哈尔市七区九县的医疗工作也做出卓越贡献。中心具有人才和设备的优越条件,正在积极开发新项目,利用齐齐哈尔医学院拥有的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全自动病理检测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开展肾穿刺活检诊断、细针穿刺诊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分子病理学、靶向治疗等,这必将提升齐齐哈尔市及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病理诊断的水平,填补某些项目空白。

  中心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国际先进的设备,实行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配备快速的服务配送队伍,成为集临床病理诊断、病理科研和病理学教学中心为一体的病理学科基地。

  二、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的根本建设,它是高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术交流四大功能的基础,也是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集中体现。病理学是院级重点学科,病理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职员工45人,兼职教师3人,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含副主任医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病理学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

  病理学系承担7门课程的教学任务,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病理学,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设多门专业课程。2003年病理学被评为我院第一批精品课程,2005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教师的理论课教学质量优良率为100%。

  科研工作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功能,是衡量院校水平的重要指标。病理学系注重教师科研工作,为全面提高被培养教师的整体素质,使青年教师实质地参与到科研课题的全过程,在参与中强化科研意识,学习科研方法,增强实践技能,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按照学院学科建设的要求,学系积极组织教师外出进修,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十五”以来主持科研课题 30 项,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零的突破,完成省级科研课题9项,多年来病理教研室已编写了20部著作,其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卫生部规划教材一部,参编教育部规划教材一部。发表国家级教、科研论文百余篇。

  三、人才培养

  病理系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建系之初,医疗和教学人员多年来从事单一的医疗或教学工作,导致医疗人员不能有效的组织教学而教学人员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针对这些问题,学系提出要将两部分人员充分融合,实现教学医疗两条腿走路。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系每学期派两位教师到病理中心工作学习,部分临床医生到教研室任课,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组织全系教职工开展病理读片会活动,以促使教学医疗的结合。

  中心成立后使医疗与教学、科研有机融合在一起,也为病理学专业建设及病理学专门人才培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病理专业学生培养上获得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心现在是黑龙江省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

  针对病理专业学生培养,我系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计划。根据临床病理诊断实际工作的需要,开设了口腔组织病理学、外科诊断病理学、妇产科病理学、法医病理学、细胞病理学、病理学实验技术等专业课程。学生在三年公共课程的学习后,进入病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协调,使得学生所学紧贴临床工作[2],为其将来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奠定稳固的基础

  病理专业目前已有四届毕业生,每届20-50人不等,就业率100%,已有3名优秀毕业生被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50%以上分配到三级甲等医院,毕业生吃苦耐劳,技术全面,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病理学系是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团队。每一个病理人践行着“教学求质,科研求实,医技求精,做人求德”的系训,将进一步增进团结,发扬团队精神,齐心协力推动学系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跨越。

  病理报告_病理科学科发展规划2

  病理学学科发展:

  病理学是在人类探索和认识自身疾病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的发展自必受到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制约。从古希腊的Hippocrates开始,经过2千多年的发展,直到18世纪中叶,由于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了医学的进步,意大利医学家Morgagni(1682-1771)根据积累的尸检材料创立了器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标志着病理形态的开端。约一个世纪以后的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1821~1902)在显微镜的帮助下,首创了细胞病理学(celluar pathology),不仅对病理学而且对整个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划时代的贡献。直到今天,他的学说还继续影响着现代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隋唐时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南宋时期宋慈的《洗冤集录》等世界名著,对病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现代病理学先驱徐育明、胡正详、梁伯强、谷镜汧、侯宝璋和林振纲、秦光煜、江晴芬、李佩琳、吴在东、杨述祖、杨简、刘永等为中国病理学教学、师资培养以及病理学的发展,呕心沥血,艰辛创业,功绩卓著。在他们的主持和参与下,中国从无到有地编著了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病理学教科书和参考书。同时,大力推进中国的病理尸检和活检工作以及科研工作,对长期以来严重危害中国人民健康的地方病和寄生虫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等)、肿瘤(如肝癌、食管癌、鼻咽癌等)以及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等)等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到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就不仅对中国当前病理学教学、科研和检验工作,而且对今后中国病理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病理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们还只能依赖肉眼和简单的放大镜观察事件时,便只能产生器官病理学;只有到了显微镜和细胞学问世之后,才有可能诞生了细胞病理学;而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电子显微镜技术、特别是20多年来一系列有关新方法新技术的相继建立和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环境医学以及现代免疫学、现代遗传学等新兴学科及其分支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对医学科学、也对病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新的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超微病理学(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包括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以及分子免疫学(molecular immunology)、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等等新的边缘学科和学科分支的建立,促使病理学已不仅从细胞和亚细胞水平,而且深入到从分子水平、从人类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去认识有关疾病,研究疾病的起因和发病机制。现代遗传病理学认为,在人类疾病中虽然只有一小部分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但原则上几乎所有疾病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现代免疫病理学的研究则逐步阐明了许多长期以来未被认识的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本质,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这些进展和发现,为许多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前景。

  中国病理在前辈病理学者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经过新一代病理学者的努力,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队伍和条件的建设上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疾病谱和疾病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开展好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对中国医学发展和疾病防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面对这一任务,中国病理学的发展具有充分的现实条件和广阔的前景。当前,我们既要面对现实,大力提倡和开展病理尸检工作,充分利用中国充丰富的疾病材料“资源”,积极发展中国的人体病理学,也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吸收世界上的新方法新技术,同时这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建立自己的新方法新技术,加强中国的实验病理学研究,使中国病理学的发展跟上世界病理学发展的步伐,并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当是中国当代病理学者的责任和任务。

  病理报告_病理科学科发展规划3

  一、病理科发展存在的困难:

  1.病理科人手紧缺:

  诊断医师6名(助理1人),外出进修1名;技术员4名,随着近些年病例量的逐步增多,人员近两年来基本是超负荷运转,加班加点已经成为正常现象,才能基本保证目前的常规病理按时完成,一旦申请新的项目成功,以目前的人员配备,无法为新项目的运转提供必要的人力储备。

  2.病理科办公条件差 设备老化明显

  目前病理科的面积,配备均与三甲标准存在差距,办公条件也相对艰苦,譬如空调老旧失修等问题。

  作为一家三甲医院的病理科,我们到目前为止在制片方面,尤其是包埋和染色环节,基本上都是靠人力手动完成,这本身已经大大落后于省内同级医院病理科,加上人力制片存在着耗时费力以及制片规范化欠缺的问题,对我们后期的诊断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3.新项目开展计划滞后

  目前我们作为一家三甲医院,仅有常规H-E切片,免疫组化,部分特殊染色以及细胞学,而作为三甲医院必备的一些项目,如分子病理学一直未能开展,新项目的无法开展,大大制约着病理科的前进和发展,只靠着H-E诊断,不仅存在着局限性,而且在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方面都显得无能为力,这就削弱了病理和临床之间的联系

  4.奖金分配比例

  到目前为止,病理科的奖金并不高,如果按照原先的奖金比例,一旦新项目开展起来,实验耗材、人员的增加等因素会对奖金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一家致力于发展和创新的三级甲等医院病理科,我们的发展计划是,

  1.在未来的几年内,引进高水平的技术性人才力量,为病理科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2..更换科室的老旧设备,为病理科的发展提供技术性保障;

  3.致力开展三新项目,为病理科的发展提供科技型保障;

  4.同时加上个人专业水平的钻研,多发表一些有质量的科研型文章,为病理科的发展提供知识储备!

  5.全倾全力,使本科室成为巢湖地区的病理诊断中心!

  在此,我们希望院领导可以考虑,

  1.酌情提高奖金分配比例,有利于我们放手引进人才;

  2.仪器耗材方面的调整和优惠,有利于我们开展新的项目;

  3.增加外出参加病理会议的额度,有利于我们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沟通。

  4.部分办公设施的更换。

【病理报告_病理科学科发展规划3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