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伤寒论》学习笔记45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我们在前面讲到大青龙汤的适应证,它是治疗外有表寒,内有阳郁化热,郁热扰心,不汗出而烦躁的,可是我们在讲大青龙汤的时候,大家还记得吧,它用的麻黄的量是《伤寒论》中所有方剂中最多的,它的发汗力量非常强,如果我们遇到一个病人,表有小寒闭郁而不是严重的寒邪,在里又有阳郁化热,这个阳郁化热出现的热扰心神的症状又不是特别的严重,是大青龙汤适应证的轻证,这个时候你说再用大青龙汤显然是过头的,张仲景同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子,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谈到的,桂枝二越婢一汤。

看原文第27条, 《伤寒论》“二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份,越婢一份。 ”

实际上这个条文应当这样来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这里加了个注解)如果是脉微弱的话,这是阳气虚衰,不可以发汗,意思是这样的。

那么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我们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不就可以了吗? 为什么要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呢?

我们以方测证,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桂枝汤和越婢汤的合方,桂枝汤有解肌祛风的作用,越婢汤它有清里热,发散风水的作用,这两个方子合起来,它就有解表、清里热这样的效果,所以这个方证应当有心烦,应当有小寒闭郁,阳郁化热,郁热扰心的心烦,只不过这个寒邪闭表并不重,热扰心神的症状也不重,在表呢,它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不是持续存在,也应当是一天发作已两次或两三次,同时也应当有身痒,也应当有面赤,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小寒闭表的这些症状全存在,在里有心烦。

你凭什么说它有心烦呢?一方面我们以方测证,方中用到了石膏来清热除烦,最主要的是第条原文,谈到了和少阴病的鉴别。

“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 为什么要提出与少阴病的鉴别,就是因为少阴病真阳衰微,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的时候有肢体躁动不宁,在这里提出和少阴病相鉴别,少阴病有躁动,显然是桂枝二越婢一汤适应证有心烦,心烦而躁,它会有烦躁。

我们在讲大青龙汤适应证的时候,第38条和少阴病相鉴别,第39条还是要和少阴病相鉴别,现在讲桂枝二越婢一汤,还是要和少阴病相鉴别,这就提示了阳盛则烦,造成的烦躁,一定要和阴盛则躁,造成的躁烦要区别开,所以当我们读第27条的时候,它的适应证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了烦躁,但是因为它提到了和少阴阳衰证的相区别,言外之意这个证候是有烦躁的。

桂枝二越婢一汤,是大青龙汤这张方子的轻剂,可以看成是解表清里热的一张很好的方子。

后世医家认为《伤寒论》中不是没有治疗温热邪气在表的方剂,说是应当有辛凉清解的方子,桂枝二越婢一汤可以算是一个,甚至把大青龙汤也可以看成是解表清里的,可以用于温病的一张方子,当然这个观点有许多医家不同意了,但是桂枝二越婢一汤,把它当作一个辛凉清解的方子,我想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到此为止我们就把太阳表证部分全部讲完了,我们前面归纳了中风一类的、伤寒一类的证候,我想我们今天在这里就不再总结,我们刚刚讲过的三个小汗方,我想也不再进行重新的归纳了。

​(笔记者附: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12g)、石膏半斤(25g)、生姜三两(9g)、甘草二两(6g)、大枣十五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