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名老中医臧堃堂教授真传咳喘七子汤的临床运用
- 健康知识
- 2024-04-02
- 80
咳喘七子汤药物组成及用量、用法:紫苏子10g(炒、打碎),葶苈子10g(包煎),光杏仁10g(打碎),莱菔子10g(炒、打碎),车前子10g(包煎),补骨脂10g,五味子10g,生白术10g,生甘草10g,水煎至200ml,二次药相兑,以200ml,早晚饭后口服,每日1剂。
方解:方中以紫苏子、葶苈子、杏子降气泻肺、止咳平喘;莱菔子、白术、甘草健脾消痰以调脾运;补骨脂、五味子温肾元以纳气,使水有所主、气有所纳,以助止咳平喘;杏子、苏子、莱菔子质润多脂,润肠通便,腑气得通,肺气亦降矣;车前子佐葶苈子通调水道以利水,使痰浊饮邪从膀胱渗泄,这样二便畅顺,邪从下去。诸药共奏健脾化痰、温肾纳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能。
辨证依据:临证时以咳喘咯痰、或白或黄或艰咯、胸闷息促、纳差、大便黏稠不爽或硬结、苔黄或腻、脉濡滑为此类疾病的辨证要点。肺主气、司呼吸,主肃降、通调水道。如肺主气宣降正常,则肺气出入通畅,呼吸调匀,如肺失所主,肃降失调,不能通调水道使水液下输膀胱,则出现咳嗽、喘息、水肿等病证,因此臧教授认为肺乃咳喘病主脏,正所谓《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但肾主水、纳气,肺吸入之气,必须下及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肺的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气化正常,开合有度,开则代谢的水液得以排出;合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在体内留用,故金水同源,肾失所主,影响及肺也可造成咳喘等病证,正是'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如肺肾失常,水气不调,则产生咳喘类疾病。脾主运化,升清降浊,如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影响气机之升降,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痰浊内生,故前人曰'脾为生痰之源'。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喜肃降,大肠性喜润泽,如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大肠,或大肠传道失常,腑气不畅,便可引起肺气不利,因此肺与大肠失其协调,也可发生咳喘或使之加重,故此臧教授认为肺脾肾大肠等脏腑功能失调为咳喘病之根本,而感受外邪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为疾病发生之次要因素。
按以上辨证思路,臧教授治疗此类疾病立法为健脾化痰、温肾纳气、润肠通便。一则健脾,水湿得运,痰浊难生,二则泄肺,使之功能正常,肺气得以清肃,咳喘自平;三则温肾,使气有所纳,水有所主,肺肾互助,咳喘易治;四则润肠,使大肠传导正常,腑气通畅,肺气宣降有序,以助病愈。但臧教授常告诫晚辈,此立法虽为治咳喘之根本,但临证时仍须审因论冶,审证求因,对外感之邪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均应立法佐以调治,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根据以上治疗大法,臧教授经多年临床实践,创立了咳喘七子汤加减治疗以咳喘为主的肺系疾病,如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阻塞性肺气肿、肺脓肿、肺水肿、肺癌术后或放化疗后、肺心病、各类肺炎、胸膜炎等病。
临床运用:本方为咳喘而设,无论外邪引动伏饮咳喘或外感咳喘,均可加减应用获效。但臧教授指出临证时仍须详察细辨,且应辨证与辨病、局部与整体相结合,随证或病加减,如外感风寒者加蜜炙麻黄10g,防风10g 以解表平喘;感受风热咽红燥痛者,加银花10g,板蓝根20g 以清利咽喉;咳甚痰多,视痰色而定,痰清稀如涎沫泡状者加细辛3g,干姜2g以温化痰饮,痰白黏而易咯出者加法半夏10g,云茯苓10g,橘红 10g 以加强健脾化痰;痰黄艰咯加黄芩10g,百部20g,海浮石10g以清肺消痰;胸闷不舒或胸痛者,加白芥子10g(打碎),枳壳10g,瓜蒌仁10g,丹参10g以理气化痰、和络宽胸;久咳,肺气虚,动则汗出、息短、面色无华加黄芪15g,防风10g,党参10g以益气固表;肺阴不足,咽干、舌红、大便燥结加玄参15g,麦冬10g,生地10g以滋阴润燥通腑;肾虛腰酸、咳喘息促、神疲乏力、脉细、苔薄者加熟地10g,山萸肉10g,菟丝子10g,胡桃仁10g以加强补肾纳气;瘀血胸痛者加茜草10g,丹参10g 以祛瘀止痛;痰中带血者,加仙鹤草30g,白芨10g,旱莲草30g以敛肺宁血。支气管哮喘者加细辛3g,蜜炙麻黄10g,鱼腥草 20g清肺消炎;咽炎者加牛蒡子15g,蓬大海3枚、射干10g消炎利咽;肺癌术后或放化疗后者,加黄芪20g,党参10g,白英20g,龙葵20g以扶正抗癌;肺结核者加百部20g,白果10枚以敛肺抗痨;肺脓肿者,加炮山甲10g(研末分3次冲服),苇茎10g,黄芩10g,鱼腥草20g以消炎排脓;肺心病心衰者,加制附子10g(先煎一小时),肉桂5g(后下),黄芪30g 以强心抗衰。
总之咳喘之证,古今论治甚多,不可拘泥于一病一方,咳喘七子汤中药物亦可增减调遣,随机活用,才能得心应手。
——《臧堃堂医案医论》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
举杯邀明月,坐看白云生;
轻抚广陵散,牵谁梦中魂。
下一篇:《素问》“六腑咳”临证心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