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鸡精”不含鸡成分

记者从昨日省消委会召开的鸡精研讨会上获悉,省消委会近日进行的鸡精调味料比较试验显示,一些鸡精丝毫不含鸡的成分,甚至主要是用食盐、淀粉做成的,却也在包装上使用醒目的鸡形象做宣传。

据介绍,由于目前鸡精产品尚缺乏国家和行业标准,相关的监管缺乏依据。所以,省消委会召集各生产企业和食品监督、卫生、质监、进出口防疫部门一起研究鸡精行业标准。

鸡精消费量去年全国达到7万吨

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质监部门建议生产企业将鸡精区分为“鸡精调味粉”和“鸡香调味粉”两种,并提出了相关技术指标。

据省食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副站长晏日安介绍,鸡精调味料是用味精、食盐、增鲜剂、鸡肉和鸡骨的粉末和浓缩抽取物等制成的有鸡的鲜香味的复合调味料,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鲜味料。

晏日安说,目前在欧美国家,鸡精食用量占鲜味料总量的8成以上,在香港达到7成以上。2002年全国消费总量达到7万吨,而味精消费量为70万吨左右,鸡精对味精的取代率已经高达10%以上。在广州,鸡精代替味精走入千家万户已成大势所趋。

鸡精调味料尚缺国家和行业标准

作为全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大省,广东调味品生产企业众多。然而,由于目前鸡精调味料还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让职能部门对市场的规范十分“犯难”。

省消委会于今年3・15期间对广州、深圳、东莞、澳门等地销售的21种鸡精调味料产品进行的比较试验发现,有些产品少含甚至不含鸡的成分,个别产品连味精和呈味核苷酸(一种增鲜剂)的含量也很低,基本上以食盐、淀粉(和糊精)为主,加上香精和色素调香调色,其产品和鸡精的含义相差甚远。

由于无标准工商部门监管缺依据

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规定去明确“究竟含有什么成分及含有多少才能叫做鸡精”,使得市场难以有序竞争,消费者更感到“眼花缭乱”。对那些不含鸡成分却用鸡形象大做宣传的鸡精,工商部门也表示监管缺少依据。

对此,昨天与会的广东各大调味品生产企业如家乐、致美斋、海天等都表示,生产标准的缺乏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当前鸡精行业急需尽快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据了解,目前,中国调味品协会已委托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起草鸡精的行业标准。在起草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鸡肉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既多又杂,在检测时难以找到一个真正能够衡量“鸡肉”成分多少的指标。此外,在“是否必须含有鸡的成分才能称为鸡精”的问题上,社会各界有不同的声音。如,广东省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认为,鸡精只是一种调味品,按国家规定可以不要求其含有营养成分,因此可以允许鸡精中不含鸡成分,但在名称和标识上必须出台相关规范予以明确,并应在标签上注明其产品配料表,便于消费者购买时识别。

鸡成分含量区分鸡精和“鸡香”

对此问题,省质监局质量监督处副处长梁运勤透露,质监部门正在就鸡精的行业标准进行调研,初步起草的行业标准中建议生产企业按照鸡肉和鸡骨含量的多少分成“鸡精调味粉”和“鸡香调味粉”两种,并提出了“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两套指标。鸡精调味粉的理化指标包括感观、溶解性、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水分、铅、砷、过氧化值等12项指标,鸡味调味粉的理化指标项目相对较少。此外,在微生物指标即卫生指标上,拟就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致病菌等的具体含量作出规定。目前此标准尚在起草阶段。

广州日报 作者:记者汤新颖通讯员江列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