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阳江特产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月饼,是中秋的美食,亦是游子的乡愁,既是舌尖的诱惑,更是文化的传承。因而,月饼的地域烙印越深、乡土味道越重,其承载的情感与文化便越深厚,譬如,阳东区那龙镇的田畔豆沙月饼就是这样的存在。

近日,记者来到那龙镇田畔社区的一家传统手工饼店,距离饼店还有一段距离,一阵饼香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穿过了时光的隧道,唤起了记忆中的味道。

一进门,就看到桌子上摆满了不同于酒店精美包装的月饼,这里的月饼仅用一层白色的油纸包裹,再用一层印有金色花纹的喜庆红纸作为装饰,油纸上还浸有月饼的油渍,让人不禁对这古早味的月饼着迷。“我们做饼的手艺已经历经三代,我爷爷是供销社的饼房师傅,20世纪80年代后就承包了供销社的饭店,其中就有制作月饼这一门手艺,后来我的父亲学起了爷爷做饼的手艺,再到我这一代,也继承了他们的衣钵,当起了一名做饼手艺人。”今年30多岁的许国华表示,田畔豆沙月饼在四里八乡最为出名,从爷爷到父亲,再到自己,他们一家三代坚守着制作月饼的那份匠心,从挑选材料、熬煮馅料、再到手工揉搓、入模压制等工序,都是精心手工制作,传统烘烤加工而成,配料精致、色泽诱人、香酥味美、口感纯正,备受当地民众青睐。

“要做好一个味香可口的豆沙月饼,是要花很多心机的,制作的工序较为繁琐,细节很关键,要精确把握好每一个制作步骤。”许国华表示,制作豆沙月饼首先将面粉、麦芽糖、花生油按比例搅拌均匀,直到成糊状,月饼的外皮就做好了。许国华谈到,熬制豆沙馅料是制作豆沙月饼的关键,将事先熬制好的绿豆沙、研磨成粉的芝麻与胶糖倒进锅中,用一把铲子不停地沿着锅底进行搅拌,防止粘锅。“熬一锅豆沙馅料可要下不少功夫,需要不断地熬煮两小时才能出锅,随着熬煮的时间越长,馅料变得越来越浓稠,花费的力气也越来越多,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功夫’馅料。”许国华表示,熬煮好的豆沙馅料盛进盘中冷却后,分成等量的小块,再用外皮包住馅料,往雕花模具一摁,制好的月饼放进烤炉烤上十分钟,刷上一层蛋液,再烤二十分钟,一块块热乎乎、香喷喷的“土月饼”就可以出炉了。

临近中秋,这间貌不惊人的饼店,一天竟能卖出一千多只月饼,甚至有不少食客从外地驱车前来购买。现居住在江城区的邓女士说:“我是土生土长的田畔人,可以说是从小就吃着这间饼店的月饼长大的,这里的月饼现做现卖,绿色健康不添加防腐剂,尝起来还是小时候的中秋味道。”

“制作工序这么多年来一直严格按照传统,从选料到打饼、烘烤,制作时间长、费工夫,每一道工序都不敢有半点含糊,以‘技’养身,更需要以‘心’养‘技’,作为一名手艺人,要有工匠精神,专注打好每一块月饼,择一事,终一生,为每一位吃饼人带来幸福感。”许国华表示,田畔豆沙月饼制作技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愿意把它好好传承下去,留住乡土美食的记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