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教儿求鞭杖说明父母无能

教子有方的父母,必然是善于从孩子的日常言行中发现善恶火花的观察者,教育孩子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孟母三迁"便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纵观现实社会,那些误入歧途或所谓不可救药的顽儿,大多数都是从小到大发展成的,民间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些顽童的父母,同样应有"子不教,父之过"的责任。有些可能是父母有不检点行为而潜移默化直接影响着孩子;有些家长本来十分善良,道德行为也极为端正,但长辈或忙于自身的事业,或奔劳于生活,或对孩子教育掉以轻心,开始时没有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当然发现不了幼小心灵中的变化。到后来,大错铸成或已陷足泥潭,做父母的才震惊而醒悟,此时才无力地求借于鞭杖,或才苦口婆心地劝说。尽管有部分陷足未深、受害尚浅,或善性未泯,得以猛然大悟,改过而从善。但亦有不少已习以为常或反复出现类似的错误行为,客观上变为"孺子不可教也"的残局。笔者认为,那些"棍下打出好儿郎"论者,多数是一些早期失职的父母。当然,亡羊补牢总比无动于衷的好得多,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未亡羊之前,或羊羔还在未开步行走之前,就把羊牢修补得严严密密的呢?

这些正反两面的例子随手可拈。兹举两个实例,或许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有一方姓友人,亦算是"书香门第",儿子在初中阶段,成绩尚算中上,学习亦算勤奋。在某一段时间,由于社会上"体脑倒挂",夫妇经常于茶余饭后发发牢骚,殊不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在孩子的心灵上"读书无用"便日渐加深了,结果高中阶段,孩子的学业便每况日下。一问孩子,答曰:摆街边比读书还强,何必那么辛若?呜呼,苦果自食,后悔莫及。此是一例。另一张姓亲戚,夫妇均是普通工人,尽管收入颇丰,但总自知无知识之苦,盼望孩子学有所成,改变家族中的知识结构。孩子入学开始,就经常看看孩子的作业(虽然自己看不出所以然),孩子的进步或不足,均与孩子同脉搏,在生活上一切可以影响孩子学习的都避之,例如打牌之类,要玩也到外面去,绝不在家中开档。他们并没有向孩子进什么大道理,只是用行为表达父母的期望。今年高考,成绩优秀,进入重点大学。

加到讨论主题,还是"子不教,父之过",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不良,迟是因;举棍棒,非良策;言毋多,行属先;情意切,必成善。

未知诸君为父母者,以为然否?

上一篇:白兰地

下一篇:圆明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