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道问答 > 正文

[米格战机秘史(6)] 米格战机 苏联MiG-3战斗机

于是苏联航空工业部要求米库林设计局在AM-3发动机基础上,采用按比例缩小的方法研制可供战斗机使用的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AM-5。按照米库林的设想,AM-5应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文章目录:

  1. [米格战机秘史(6)] 米格战机
  2. 苏联MiG-3战斗机

一、[米格战机秘史(6)] 米格战机

  在米格设计局的历史中,米格-19是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按照常理来讲,米格-19本应拥有辉煌的光环。但是如果与前辈米格-17或是后继者米格-21进行比较,米格-19无论就产量还是影响力都无法与这两者相提并论。可以说米格-19扮演的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角色。长期以来,很多军事爱好者将米格-19与歼-6“混为一谈”,但是米格-19与歼-6其实是有区别的,尤其是歼-6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军事智慧,并发展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用飞机家族。本文将剥离歼-6的故事,向读者朋友介绍“原汁原味”的米格-19。

  研发历程

  斯大林历来高度关注苏联航空工业的建设,尤其是高度重视新型战斗机的研制。1950年6月30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新型战斗机研制论证会议。与会代表包括著名飞机设计师米高扬、雅克夫列夫,航空发动机设计师米库林,以及航空工业部长柯赫洛尼切夫。这次会议的议题是研制一种性能优于米格-15和米格-17的新型战斗机。与会者在会议上就新型战斗机达成了如下共识:①新型战斗机应安装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②该机应分为两种主要型号——昼间远程战术战斗机和全天候截击机。③昼间远程战术战斗机的应具有更高的速度、爬升率、实用升限和航程。特别贺纤是在执行为远程轰炸机护航任务时,其航程不少于2000千米。而且该机能够仅使用一台发动机巡航,以节省燃料。④全天候截击机应装备新型大功率雷达和更先进的机载武器。

  新型战斗机的研制重点是新型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此时苏联航空界已经发现米格-15和米格-17的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技术潜力已经耗尽,无法满足新型战斗机的推力要求。而在1950年,米库林设计局研制的AM-3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正式投产,最大推力达到8750千克力,并且成功装备了米亚-4重型轰炸机、图16中型轰炸搏桥机和图-104中型客机。令人遗憾的是,AM-3发动机的体积太大,无法适应战斗机的机体。于是苏联航空工业部要求米库林设计局在AM-3发动机基础上,采用按比例缩小的方法研制可供战斗机使用的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AM-5。按照禅银仿米库林的设想,AM-5应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其推力和推重比将比苏联和西方同级别发动机高30%以上。参与新型战斗机竞争的米格设计局Ⅰ-360战斗机和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的雅克-120截击机都将AM-5发动机作为首选动力。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飞机设计师,米高扬在对AM-5发动机抱有很大希望的同时,也注意到这种新型发动机必然存在着重大技术风险。为了稳妥起见,米高扬决定先将米格-17的预生产型机——SI-02号机改装成AM-5发动机试验平台,研制代号1-340。1951年4月20日,苏联部长会议做出第1282-648号决议,要求米格设计局研制1-340战斗机。实际上1-340就是装有两台AM-5发动机的米格-17。至1952年5月国家验收试验结束时,Ⅰ-340的性能纪录为:2000米高度最大速度1160千米/小时;5000米高度最大速度1150千米/小时;10000米高度最大速度1080千米/小时。Ⅰ-340爬升到5000米高度耗时1.4分钟,爬升到10000米高度耗时2.9分钟,实用升限16500米。Ⅰ-340的航程数据为:10000米巡航高度仅使用机内燃油时航程1500千米,在加挂副油箱时航程增至2000千米。此外Ⅰ-340的起飞滑行距离不足400米。

  在米格设计局内部,Ⅰ-340被称为“产品SM-1”。其设计思想是以最小的技术改动使米格-17性能获得提高。因而Ⅰ-340在理论上具有定型投产的可能性。然而在米高扬看来,Ⅰ-340只是一个纯粹的飞行试验平台。虽然AM-5发动机具有先进的轴流式结构,但是这种发动机并没有安装加力燃烧室,单台最大推力为2000千克力。Ⅰ-340装有两台AM-5发动机,总推力为4000千克力。这一指标优于米格-17F采用的VK-1F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加力推力(3380千克力)。但是AM-5发动机的推力还是小于米高扬的目标。在Ⅰ-340试飞过程中,米库林设计局又将改进型AM-5A发动机安装到Ⅰ-340上。AM-5A发动机的最大推力提高到2150千克力,然而这一指标仍不能满足米高扬的要求,此外AM-5A发动机仍未安装加力燃烧室。在米高扬的要求下,米库林设计局开始研制装有加力燃烧室的AM-5F发动机,最大推力2150千克力,加力推力2700千克力。然而AM-5F发动机的研制进度过于迟缓,最终未能安装到Ⅰ-340上进行试飞。

  客观地讲,换装AM-5A发动机的Ⅰ-340比标准型米格-17的推重比明显提高,相应地Ⅰ-340的飞行性能也有一定提高:爬升率达到40.6米/秒,作战半径也有所增加。然而Ⅰ-340的最大飞行速度仍然停留在马赫1.0的水平上,与米格-17和米格-17F相比几乎没有提高,也没有实现超音速飞行的设计目标。而米格-17F只装有一台发动机,成本大大低于Ⅰ-340,这就使得Ⅰ-340投产没有任何意义。经过综合评估,米高扬认为AM-5发动机的性能无法满足新型战斗机的要求。于是米库林设计局只得重新回到绘图板前,去设计AM-5F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后来发展成了AM-9发动机。

  虽然米库林发动机暂时淡出了米高扬的视野,但是留里卡设计局的新式发动机填补了空缺。早在1947年,苏联著名航空发动机设计师留里卡就开始研制TR-3A(AL-5)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4500千克力。受到TR-3A(AL-5)发动机的鼓舞,米高扬于1950年决定研制Ⅰ-350实验型全天候截击机,设计局内部代号“产品M”。

  从某种意义上讲,Ⅰ-350几乎是按比例放大的米格-17P截击机,不过Ⅰ-350的外型更加修长,并且因此获得了“飞行铅笔”的绰号。Ⅰ-350装有与米格-17P相同的RP-1“绿宝石-1”雷达,不过Ⅰ-350的尺寸和重量要明显大于米格-17P。Ⅰ-350机长16.65米、翼展9.63米,正常起飞重量8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8710千克。Ⅰ-350的机内燃油航程为1120千米,使用副油箱时最大航程1620千米。该机的武器包括1门37毫米机关炮和2门23毫米机关炮。

二、苏联MiG-3战斗机

苏如厅型联MiG-3战斗机

MiG-3战斗机,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单座活塞战斗机,1940年10月首次试伏液飞,1941年开始服役,1945年退役,该机在1940~1941年间生产,总产量为3172架。

MiG-3战斗机由MiG-1战斗机改进而来,后者是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第一款战斗机。

MiG-1战斗机,在投入批量生产之前的研制代号为I-200,该计划最初由,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提出,但进展一直较为缓慢,直到1939年11月以后,I-200的研制工作才在I-26战斗机的基础上开展,之后该项目由新成立的米高扬设计局负责研制。

1940年12月,I-200被正式命名为MiG-1战斗机,米高扬设计局在其生产过程中又进行了改进,改进型被称为MiG-3战斗机。

MiG-3战斗机的机载武器为一挺12.7毫米机枪和两挺7.62毫米机枪,并可携带两枚100千克炸弹,动力装置为一台米库林(Mikulin)AM-35A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93千瓦。

战地花絮:芬兰曾经向德国订购了70架德国陆军在“巴巴罗萨”渣猜行动中缴获的MiG-3战斗机,但德国一直没有交付,因此芬兰空军实际上从没有使用MiG-3战斗机参加过战斗。

基本参数

机身长度:8.25米

机身高度:3.3米

翼展:10.2米

最大起飞重量:3355千克

最大速度:640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820千米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米库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