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含组胺的鱼类中毒

【中毒原因】青皮红肉鱼,如鲐鱼、鲣鱼、鱼以及鲱鱼、沙丁鱼、秋刀鱼、金枪鱼、竹荚鱼等。这些鱼体内含有较多的组氨酸,当鱼体不新鲜时,可产生大量的组胺,食后引起类过敏性食物中毒。

【中毒表现】

1.潜伏期:短者5分钟,长者4小时,一般在0.5~1小时发玻

2.症状;大多颜面及上身潮红、眼结膜充血、胸闷、心慌、头痛、头晕、咽部烧灼感、吞咽不畅、全身发痒、出现疹子、四肢麻木、视物模糊、嘴唇水肿、面部肿胀,少数人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中毒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哮喘、呼吸困难、眩晕、甚至昏厥等。

3.病程:一天可恢复,重症者3~5天可痊愈。

【治疗】给予抗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

【预防措施】

1.不卖不买不新鲜的含组胺多的鱼类(鱼眼变红、鱼体无弹力或有异味)。

2.购新鲜鱼后应立即食用或低温贮藏。

3.烹调前应先去除内脏,充分洗净,切成段块后浸泡3小时左右,如此处理,可使组胺含量下降近一半。

上一篇:刮目相待

下一篇:死而后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