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道问答 > 正文

试述理解“津血同源”和“汗血同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津液是什么意思

文章目录:

  1. 试述理解“津血同源”和“汗血同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2. 津液是什么意思
  3. 怎样理解津血同源,
  4. 津血同源的依据是什么
  5. 求解,津血同源是什么讲究

一、试述理解“津血同源”和“汗血同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答案】:津液与血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且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故曰;“津血同源”。汗为津液所化,汗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血汗同源”。临床上病人失血过多时,可见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之症。因此对于失血和血虚的病人,不宜用汗法。故《黄帝内经》有“夺血者无汗”,《伤寒论》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诫。若津液大量耗损时,不仅渗入脉内的津液不足,甚至脉内的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和津亏血瘀等病变。因此,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可轻易地使用破血、逐血之剂。故《黄帝内经》有“夺汗者无血”的告诫。

二、津液是什么意思

津液是指津血,是人体内的液体,是由津和液的总称。 津液是指人体内除血液外的液体,包括水、汁和精等。

津液所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机体内除了藏于脏腑中的精和运行于脉管内的血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液体都属于津液。因此,津液既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由于津和液二者之间在性状、分布和功能上有所不同,所以从概念上应将二者加以区别。《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因此,可以说在津液中,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①指饮食精微通过胃、脾、肺、三焦等脏腑的作用而化生的营养物质。在脉内的,为组成血液的成分;在脉外的,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津和液通常并提,但二者在性质、分布和功能方面,均有不同之处。

②泛指一切体液及其代谢产物。出《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又《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从而说明尿与汗均由津液化生,并对体液有调节作用。

三、怎样理解津血同源,

该词语可以理解为相互滋生、相互作用。
津液和血液都来源于饮食的精气,这意味着都是来自于自己摄入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被身体吸收和利用,转化为津液和血液,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津液和血液都是人体的阴液,可以在生理上可以互相转化、互相作用,参与周身体液调节。

四、津血同源的依据是什么

津血同源的依据是血和津液均是由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所化生而来的,津液可以化成血,血液也可以化成津。

津血同源定义:

1.含义

津液和血来源相同而又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北京张博士。

2.生理体现

(1)津液与血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

(2)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便化生为血液;血液中的津液,与营气分离而渗出脉外,便化为津液。

因为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而津血同源,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

3.病理表现

津血互损。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1)治疗津血互损的病证,应津血互补;

(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五、求解,津血同源是什么讲究

津生血。血养津。津来源于脾胄。血藏于肝脏。津虚导致血弱。血虚导致津不到达全身。津血的生产同源。运行是相互依靠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津血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