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正文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研究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具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其独特的“附点节奏”、“昂首、挺胸、拔背、立腰”的舞姿造型、“颤而不窜”的动律特点,构成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大家带来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研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研究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研究

  一、维吾尔族舞蹈文化

  维吾尔族历史悠久长远,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以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绚丽多彩的优秀民族舞蹈文化。维吾尔族舞蹈分别为礼俗性民间舞蹈、表演性民间舞蹈以及自娱性民间舞蹈。在舞蹈中从头到脚都有动作,再与深邃有神的眼神相结合,充分表达出多样的情感。再通过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优美的韵味。微颤和旋转,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最富有特色的动作和常用的技巧,使舞蹈动作衔接自然,柔和优美,不失韵味。维吾尔族舞蹈在中国各地特别受欢迎,但是人们很少意识到这是在表现源远流长的维吾尔族文化,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为了活跃气氛。要想确保传统性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且民族性的文化得到全面发展,必须使文化与民族相融合。

  二、维吾尔族舞蹈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设定

  (一)维吾尔族舞蹈作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一部分,应主动承担相应的目标;要主动完成并优化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增进课程的建构,实现地方课程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科学性、有序性、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度以及对美的认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并陶冶情操,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

  (二)作为维吾尔族舞蹈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体现出维吾尔族舞蹈课程的特点。完成有关维吾尔族舞蹈课程的进度,达到目标。通过开发维吾尔族舞蹈校本课程,在学生沉浸其中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有关知识以及发扬民族文化,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使学生明确学习维吾尔族舞蹈课程的重要性和适用性。

  (三)维吾尔族舞蹈作为舞蹈项目的课程开发,其文化必须通过课程开发这一方式得以发扬和传承。新疆维吾尔族具有悠久长远的传统历史文化,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世界其他各国艺术文化也不断融入,使得民族传统文化被大众忘记甚至摒弃。因此,维吾尔族舞蹈校本课程开发应担起发扬文化、传承文化等重任。[1]

  三、维吾尔族舞蹈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探究

  (一)维吾尔族舞蹈课程体系的构建。维吾尔族传统舞蹈内容丰富多彩,有深情细腻的舞蹈肢体语汇并具有热烈奔放的柔和美感,且具有娱乐性、健身性、表演性、传承性等特点

  (二)维吾尔族舞蹈校本课程开发人员的参与。维吾尔族舞蹈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的扶持、学校及教师的积极支持与参与。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了解学生的情况,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扬民族精神,以达到此课程有效开发的目的。

  (三)维吾尔族舞蹈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借鉴。开发维吾尔族舞蹈校本课程,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等原则

  (四)维吾尔族舞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应用。维吾尔族舞蹈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应该从三个维度进行研究。首先从宏观角度对维吾尔族舞蹈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进行实时的监督,以保证维吾尔族舞蹈校本课程能顺利的开发和实施。其次是中观层次,国家的教育专家、教师、学生对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最终效果有着直接的反馈作用。最后是微观层次,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直接实施者,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四、维吾尔族舞蹈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效果与评价

  维吾尔族舞蹈资源校本课程开发效果评价应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充分调动教育的积极性,不管开发什么课程,学校都应该以学生为切入点,着重参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其次通过教师通过教学效果来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给出建议。[2]

  五、结语

  维吾尔族舞蹈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对于发扬并传承维吾尔族文化、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应该以维吾尔族舞蹈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目标为切入点,引用并实施相关课程开发的指导,多方面进行维吾尔族舞蹈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评估,以保证课程开发模式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研究

  一、“赛乃姆”的起源

  “赛乃姆”也称“赛兰木”最早是“*佛”的意思,兴盛于佛教时期,并集中在中原一带,16世纪,赛兰木人大批迁移到新疆库车地区定居,而他们身上所特有的舞蹈也带入新疆,并与龟兹地区的舞蹈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加独特的艺术,“赛乃姆”也有很多种意思,一是偶像神像的意思,二是美人*的意思,三是曲调舞曲的意思.

  说到“赛乃姆”,我们便能联想到新疆,新疆古时又称西域,西域是当时汉代对甘肃玉门以西以及中亚地区的泛称,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壮大国家经济,便派张蹇出使西域,希望建立两国友好关系,而后丝绸之路畅通,佛家也从西向东传入我过,使得古希腊,印度佛家,波斯文化以各种方式传入我国,并促进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而在交流过程中也逐渐融合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独特的西域文化艺术也以独特的方式形成.

  引用白居易《胡旋女》诗中所说的诗句“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统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唐代诗人李瑞也在《胡腾儿》中描绘胡腾舞“扬眉动且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编,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足皆应节,反手叉腰却如同”,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东西方两国文化的交融,中国西域乐舞也因此呈现“混血”状态,而西域乐舞主要是以传统的维吾尔族舞蹈为主,维吾尔族的舞蹈有很多,如,大鼓舞,顶碗舞,手鼓舞,铁环舞等,但流传最广的依旧要数赛乃姆.

  “赛乃姆”一词也源于音乐的名称,它的节奏平稳,舞者可以在各种旋律,曲调和乐声中翩翩起舞,在清代宫廷中也有“赛乃姆”的表演,像乾隆在《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四十》乐伎附中有携诸乐器进,奏斯纳满,色勒碦斯,察罕,珠鲁诸乐曲,以舞为节,而这段中“斯纳满”也即指“赛纳姆”译音,而“色勒碦斯”是指“赛乃凯斯”的译音,它可以用作“赛乃姆”中的转快部分,也可以是曲调节奏的名称,“赛乃凯斯”为音乐歌舞形式中的伴奏,且《十二木卡姆》的形成也是以“赛乃姆”的收入为发展的,“穷乃额曼”中的木卡姆则是西域乐舞的组成部分,综合以上种种缘由,“赛乃姆”舞蹈便以独立的舞蹈在民间广泛流传.

  二、“赛乃姆”的表现形式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它广泛流传于各个新疆地区,是人民生活娱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深得老百姓的喜爱,男女在举行婚礼的第一天,双方的朋友就分别把新郎新娘邀请到家里庆贺,到了晚上,新郎和他的朋友便去女方家迎亲,在迎亲的路上他们也是跳“赛乃姆”来表现欢乐的心情,当然,“赛乃姆”的表现形式远不止这一种,还有在一些传统的节日中,亲朋好友相聚时,他们都会跳“赛乃姆”,又比如举行麦西来甫时,全村的男女老少,亲戚朋友可一同来参加,每次是一家做东,而下次又换一家做东,一般他们的游戏有送碗花,腰带,酒杯等,还会有演唱“木卡姆”,猜谜语,吟诗作对等节目来欢度时光将晚会继续下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跳“赛乃姆”而在表演“赛乃姆”的时候,大家都会围坐成一个大圆圈,而乐队则在一旁伴奏,围坐成大圆圈的群众则拍手唱喝,使气氛更加热烈,一般群众也会选择唱自己熟悉的歌,舞者则随他们的歌声即兴编舞,舞蹈没有固定的程序,只是要求舞蹈与音乐相适宜,要随着音乐的节奏而渐快渐慢,当演唱音乐进入论文范文时,舞蹈也要随之进入论文范文,这时大家并会用热情高亢的声音来呼喊“凯一那”即“加油啊”之意或是“巴力长勒啦”即“妙啊”之意,这时人的欢呼声,鼓声合二为一,火热气氛更加推向论文范文,而参与者也越来越兴奋,情绪也越来越激动,并且现在跳“赛乃姆”不止是男人的专利,解放后,由于打破了封建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地位也得到了空前绝后的提高,因此,她们也能在群众场合跳“赛乃姆”且跳“赛乃姆”不固定人数,可一人跳,也可双人跳,也可多人跳.

  三、“赛乃姆”的特点

  (一)“赛乃姆”的风格特点

  “赛乃姆”的风格特点离不开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和服饰,在生活中当他们遇到高兴的事时,能歌善舞的女子则会不自觉的移动起脖子,不时的还挑动眉眼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而男子则会用稳而有力的步伐来表达欢快之情,此外,赛乃姆也吸收了古代的胡旋舞,因此,在赛乃姆舞蹈中旋转和腰部的动作也很多,而且“赛乃姆”这种舞蹈,动作比较轻巧欢快,并有优雅,快速,论文范文之称,并且它也运用身体各个部位如手,眼,眉毛,手腕等尤其是手腕的变化使得舞姿更加丰富精彩,而这些舞姿的动作也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积极乐观,活波的精神面貌.

  (二)“赛乃姆”的舞蹈特点

  “赛乃姆”的舞蹈是人民从生活中演变出来的,它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特点,表现在头,肩,手腕,小腿等各个方面的配合上,头部动作有移颈,手腕动作有绕腕,翻腕,腰的动作有胸腰,大腰,侧腰,小腿动作有点,踢,跺,转等,手位动作有托帽式,挽袖式,拉群式,抚胸式等,当舞者表演激动时,也会双腿一跪,手放胸前击掌,不时双手又向下或向头顶上方绕腕,在此同时还不时的扭脖子与挑动眉毛眼睛.二是特点表现在下肢膝盖的控制,以及腿部,手部与鼓点的紧密结合,使之每一个点都在重拍上,它的步伐则多用的是三步一抬,点退步等.

  (三)“赛乃姆”的音乐特点

  “赛乃姆”是结合了新疆各地区的民间音乐,它的曲调优美,生动,节奏强烈分明,赛乃姆的歌曲组成可以数量不同,因此,演唱时随着变化可以增加或减少,但唯有一点就是顺序不能变化,音乐节奏要与舞者的情绪发展变换而变换,节奏也一般是由慢发展到快.

  说到“赛乃姆”的音乐,就要说到“木卡姆”它是新疆一种多方面的表演艺术形式,一般是由民歌,歌舞,乐器三部分组成,而随着音乐发展又把它整理成了《十二木卡姆》,它包含了多种乐曲,音乐以及器乐音乐,并被后人称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并广泛的流传被大多数人民所使用,“赛乃姆”通常是在一些大型节目中,晚会表演中作为舞蹈来进行表演,舞蹈的音乐节奏则是中速,加速,最后进入论文范文时则以欢快的曲调来结束,结束的音乐可能是歌曲也可能是乐器,并且音乐的连接非常紧密很少有间奏,一般运用的音乐也多是抒发内在的情感.

  维吾尔族舞:维吾尔族舞蹈

  “赛乃姆”的节奏型是强位节拍重于弱拍节拍,并以二小节为一单元,第一小节的二三拍则多以出现切分为特点,而一二拍则多出现强音,如四二拍的有咚哒一咚哒,咚咚哒,四三拍的有哒哒咚,哒咚咚,咚咚哒,这两种是常用的手鼓打法,而这种节奏的特点是平稳,缓慢,除这两种节奏外,还会使用八七拍和八五拍.

  四、“赛乃姆”的乐器

  “赛乃姆”的乐器一般有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等乐器,其中手鼓在赛乃姆舞蹈中的作用非常重大,它不仅掌握了速度,并且响亮,对鼓舞人心,振奋人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赛乃姆”的发展与创新

  维吾尔族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那里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因此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维吾尔族在保持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外还大胆吸收其它外来文化,并巧妙的融合到自己民族中来形成自己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和特色,而“赛乃姆”作为维吾尔族的歌舞中的代表性舞蹈,深受人民喜爱,因此它的传承与发展自然受到广大老百姓的重视,而如何保持这种舞蹈艺术并不被世俗所污染和吞没,这便成为艺术工作者一直考虑的问题,如何保持“赛乃姆”舞蹈不失原生态,而又想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这便成为艺术工作者重中之重的事情了.

  一个民族的艺术要发展,首先要保持原有的民族艺术并不断的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且要不断在生活中找到一些舞蹈形象,完善技巧与技法,用一些现代的观念融合在原有的舞蹈中,但无论怎么变,也不能太过激,创新其实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要根据本民族的民风,民俗和民族语言来创新舞蹈,使之更加强大.

  六、结语

  “赛乃姆”作为维吾尔族中代表性的舞蹈,它深深的扎根在维吾尔族的文化艺术中,不因历史而褪去颜色,它是千百年来人民的艺术结晶,有着其独特的民族个性与民族特色,也展现出了新疆人民的淳朴,自然,直爽的性格,维吾尔族吸收了那么多的外来文化,相信它也会越来越壮大,并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向世界走来,使其更加辉煌.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研究

  一、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历史与文化

  (一)历史渊源和宗教背景

  新疆在古代的称为西域,西域这个词最先出现于《汉书·西域传》中,是汉代对玉门关往西到新疆和中亚地区的简称。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到西域地区,打开了西域与内地连接的大门,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西域地区的乐舞开始在内地盛行。到了东汉,西域乐舞连同它的风俗习惯逐渐在中原流行起来。如今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继承了传统的西域乐舞,受到了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其经过长期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新形态,广泛流传于新疆地区。后来,经过舞蹈艺术工作者的创新与整理,走进了课堂与舞台,成为独具风韵的舞台表演艺术之一。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魏书·高车传》中写道:“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吟忻忻。”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在漠北游牧时期,维吾尔族人民举行的盛大萨满祭天仪式,舞蹈在其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维吾尔族信奉萨满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回鹘时期,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都流行乐舞,在这其中佛教对歌舞的影响最大,这些资料在唐宋以来的史籍中都有记载。

  (二)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从地理位置来看,新疆从古到今都占据着非常险要的通道,它处在天山和昆仑山的中间。正是因为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其民族文化易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文化与外来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新疆民间舞蹈更具特色。中原文化、印度文化、伊朗文化等不同文化元素在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均有所体现。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华夏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等世界各地不同的文明在此交汇与融合,都影响了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奔放,舞蹈形式多样,自由活泼。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昂首挺胸、立腰拔背的身体形态,以及扬眉、移颈、打响指等代表性动作都体现出维吾尔族人民热情豪放的性格特征。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在历史的变迁中也具备明显的民俗性特征。维吾尔族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产生了很多民俗节日活动,在历史的发展中这些民俗特色与舞蹈紧密结合,形成了维吾尔族传统的民间舞蹈形态。在嫁娶和庆祝丰收等重要的节日,维吾尔族人民都会载歌载舞,他们穿上最隆重的服装,聚集起来,不分男女老少,都在一起热情地舞蹈。

  二、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分析

  (一)保护与传承现状

  新疆地区自古至今一直都是中、西交通的要道,西域樂舞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汉唐时期社会安稳,政治清明,各民族的乐舞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交流,独具特色的西域乐舞被中原人民所喜爱,并与中原乐舞相互融合,尤其对隋唐时期乐舞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隋唐时期西域乐舞被纳入了宫廷乐舞中,成为了隋唐宫延乐舞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受到新文化、新元素的冲击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新元素的注入促进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保护,无论今后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如何创新与发展,都不能脱离其民族文化的“根”,发展是在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在响应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下。许多学者和相关工作者针对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已作了相关工作,如对原生态的维吾尔族舞蹈进行整理,推出了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教材。这些教材让人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维吾尔族舞蹈,也让维吾尔族舞蹈得到广泛传播与学习。

  (二)保护与传承的主要途径

  今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开展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1.重视当地的传统节日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在古尔邦节上,人们会跳起欢快的“萨满舞”。这样不仅让当地的传统得以保留,更能让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得以发展。从而达到保护与传承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目的。

  2.注重民间艺人的保护

  民间艺人被称为民族舞蹈的“活化石”,老一辈的维吾尔族人身上承载着原生态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然而,随着老一辈人年龄的增长,其民间舞蹈最初始、最本真的韵味濒临消失,这使得对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深入民间,向老艺人学习和采访并做好相关工作,这是目前对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工作。

  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现代发展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随之发展变化。立足于现代社会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与本土的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形态早已有所不同。在保有传统民间舞蹈精髓的基础上,舞台表演类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走着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这种创新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进入舞台,成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出现了大量精美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作品;二是进入课堂,成为各校各团体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在舞台表演上的创新与发展

  进入舞台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在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根据舞台表演的规律与要求,不断发展出新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语汇与音乐风格。

  以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经典作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这部作品的音乐并非新疆地区的传统音乐,而是加入了许多现代音乐的元素。首先其音乐不只是传统的鼓点音乐节奏,还在音乐中加入歌词,使他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其次是它的演出服装,突破了以往维吾尔族单层大裙摆的式样,换成多层大裙摆,形似层层的花瓣,形象且生动。这部作品舞蹈最大的特点是有大量的旋转动作,并在旋转的过程中加入手臂等的动作,使舞蹈更具观赏性。其时而温柔旋转裙摆飘动,时而快速旋转裙摆飞扬,旋转动作与裙摆完美配合,仿佛一朵花绽放在舞台上。

  创新是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部作品中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独有的基本体态、主要动作和步伐都流畅而自然,丝毫不失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传统精髓。

  (二)在课堂教学上的创新与发展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创新还体现在教学上,而且成为了各校各团体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學中重要的课程之一。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教学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体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肢体部分的训练,肢体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维吾尔族舞蹈基本的体态和动律特征;二是节奏的练习,维吾尔族的舞蹈中多用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训练学生将音乐节奏与舞蹈动作、表情的完美融合。三是神态和气韵的把握,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韵味,只有将体态与动作、步伐、眼神完美融合,才能将这种韵味传达得淋漓尽致,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眼神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动作与传统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还是有区别的,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动作在传统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和整理,保留了它最精髓的一部分,如旋转技巧。原生态的旋转技巧只是快速旋转然后停在某个造型上,现在的是在原生态旋转技巧的基础上,加入了更有难度的动作,如跪转,或者配合服装抱裙转等。

  (三)对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思考

  当下,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也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新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直接带动了该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这为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各种具有特色的民俗节目伴随着旅游业的兴盛为大众所知,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也成为旅游文化节目。这一方面大大促进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推动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表演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但同时也出现了一部分“创新完全脱离传统”的不良现象,没有继承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珍贵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怀。融入旅游文化产业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不能一味迎合商业需求和大众审美趣味,应始终牢记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立足于现代社会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与本土地区原生态民间舞蹈早已有所不同。它在保持着传统的民间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走着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研究】

发表评论